俄乌冲突并非仅此一种收场方式。在乌总统泽连斯基签署不可能与俄总统普京进行谈判的决定后,俄乌近期重启谈判的前景愈发渺茫,但避免世界落入“核末日”的陷阱并非没有办法。
“这只是一个开始。”来自基辅的警告,让人们预感到俄乌冲突的进一步升级。
但究竟会如何升级?
在西方的话语里,有不少声音认为,俄罗斯有可能使用核武器复仇,“世界末日”就要来了。
然而,俄乌冲突并非仅此一种收场方式。
这一幕似曾相识
几个月前,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媒体就已经不停地渲染俄罗斯使用核武器的氛围。它们时不时地放大乌克兰国内讨论袭击克里米亚大桥可能性的声音,明知此举可能会激怒俄方,仍直言“破坏这座大桥是乌克兰可能对俄罗斯造成的最重大的打击之一”。
如今,克里米亚大桥不仅爆炸了,还发生在俄罗斯总统普京生日的第二天。
俄方在调查爆炸现场。图源:GJ
乌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主席奥列克西·丹尼洛夫在社交媒体上上传了一段视频。视频画面左侧是爆炸的克里米亚大桥,右边是唱着“总统先生,生日快乐”的玛丽莲·梦露。
乌国防部则有些挑衅地发帖问道:“俄罗斯人的下一步是什么?”
在西方世界的话语中,这个问题的答案早已被设定好:冲突升级,俄罗斯使用核武器的风险提升。
“普京现在可以选择世界末日的方式。”前英国陆军司令理查德·丹纳特这样提及俄方的反击。英国《卫报》以“俄政府警告‘复仇的欲望’之际,潜水员检查克里米亚大桥”为题,却全文并未提及所谓的俄方警告。还有媒体甚至直言“普京真的在考虑诉诸核武器的选项”。
这些“预测”与美国总统拜登几天前的公开讲话一脉相承。在6日的一场活动中,美国总统拜登表示,普京对乌克兰的核威胁“不是玩笑”。他警告称,俄总统普京的核武器计划是自古巴导弹危机以来最大的一次核威胁,60年来世界将第一次处于“世界核末日”的边缘。
而据路透社报道,美国政府本周已经采购了2.9亿美元药物,用于治疗放射性和核辐射导致的血细胞损伤。
回忆起俄乌冲突的爆发前美俄的口水战,如今的这一幕是如此似曾相识。
俄乌冲突的爆发,正是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的不断拱火。现在,它们又试图继续给这场冲突添火加柴,营造俄罗斯早已准备将世界推到“核末日”边缘的舆论。但实际上,它们才是真正将这场冲突推向失控悬崖边的人。
“必须要谨慎发言”
而俄罗斯也在试图避免卷入西方世界的“世界核末日”言论中。
俄罗斯外长拉斯洛夫8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称,“俄罗斯仍致力于五个核大国领导人今年1月3日发表的声明,该声明重申了不允许核战争的原则。根据这个得到最高层批准的声明,必须防止有核国家之间的任何武装冲突。”
目前,俄方仍在试图评估爆炸造成的损失,并展开调查。
初步的调查显示,8日当天在桥上发生爆炸的卡车,车主是来自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的萨米尔·尤苏波夫。但当时他并不在车上。
“我与克里米亚大桥上发生的事情无关。”尤苏波夫认为,爆炸发生时可能是他父亲的堂兄马吉尔在驾驶车辆。因为自爆炸发生以来,他一直无法联系到马吉尔。
乌方的一名高级官员称,是乌克兰情报部门策划了这次袭击,一枚炸弹装在了一辆驶过大桥的卡车上。
司机对卡车上的炸弹是一无所知,还是在执行自杀任务,目前尚不得而知。“尚不清楚爆炸中丧生的卡车司机是否知道车内有爆炸物。”《纽约时报》写道。
还有媒体报道称,爆炸发生前,监控摄像头捕捉到了桥下有一个奇怪形状的东西在移动,有人认为这可能是一架载有炸弹的自杀式无人机。
克里米亚街头。图源:GJ
到目前为止,俄罗斯方面并没有将矛头直接对准乌克兰。“基辅政权对破坏民用基础设施的反应,证明了其恐怖主义的性质。”针对乌克兰官方机构的嘲讽,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这样说道。
但双方在战场上的军事行动已然加紧。9日凌晨,顿涅茨克的居民听到了7次防空系统齐射的声音。俄罗斯在总统普京下令加强克里米亚大桥周边安全的同一天,也任命了新任俄特别军事行动总指挥苏洛维金大将。有分析指出,在克里米亚大桥爆炸后,冲突将螺旋升级,俄乌后方的民用基础设施遭袭的风险将大大增加。
在乌总统泽连斯基签署不可能与俄总统普京进行谈判的决定后,俄乌近期重启谈判的前景愈发渺茫,但避免世界落入“核末日”的陷阱并非没有办法。正如法国总统马克龙最近警告的:“在评论这一类问题的时候,我们必须谨慎发言。”
延伸阅读
克里米亚大桥爆炸瞬间 监控显示疑有一艘船正驶离
据央视援引俄媒和乌媒报道,当地时间10月8日清晨,克里米亚地区的刻赤大桥发生爆炸,燃起了大火。由于爆炸导致部分路面坍塌。俄罗斯总统普京就克里米亚大桥紧急事件下令成立政府委员会调查此事。
与此同时,乌克兰国防部将这次桥梁爆炸与今年4月俄罗斯黑海舰队“莫斯科”号巡洋舰沉没事件进行了比较。“俄罗斯在乌克兰克里米亚的两个权力象征已经倒下。”乌国防部在社交平台上称,“下一个会是什么?”
有分析指出,此次克里米亚大桥发生爆炸,其“实际意义和象征意义”都非同寻常。那么,这场爆炸究竟是谁干的?又会对俄乌冲突的走向产生什么影响?
↑爆炸导致克里米亚大桥公路部分路面坍塌
象征和战略意义都十分重大
被美、乌公开称为打击目标
据新华社,克里米亚大桥又被称为“刻赤大桥”,是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全长19公里,跨海部分7.5公里。有报道称,该大桥横跨刻赤海峡,于当地时间2018年5月15日开通。俄罗斯总统普京出席开通仪式。
↑克里米亚大桥
自俄乌冲突爆发后,这座大桥一直是乌克兰军队的首要打击目标之一。有分析指出,作为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的象征,这座桥具有着十分重要的象征意义。此外,自2014年以来,克里米亚一直是俄军重要的军事后勤中心。而克里米亚大桥作为连接克里米亚半岛和俄罗斯本土唯一的陆路,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据新华社报道,2014年3月16日,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市举行全民公投,超过九成投票者同意脱离乌克兰加入俄罗斯。乌克兰不承认上述公投,反对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市并入俄罗斯,西方因此对俄实施经济制裁。
在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正是利用这座通道将军事装备、弹药和人员从本土运往乌克兰南部的战场。今年8月,俄罗斯在克里米亚的多个军事设施接连发生爆炸,引起了外界关注。不少分析认为,乌克兰正酝酿对克里米亚下手,而克里米亚大桥将“首当其冲”。乌克兰总统顾问波多利亚克也曾在8月的采访中透露,克里米亚大桥“已被乌军视为合法的军事目标”。他声称,这座大桥是“非法建筑”,是向克里米亚的俄罗斯军队供应物资的主要通道,“这样的目标应该被销毁”。就连五角大楼也曾公开表示,认为这座桥是乌克兰军队的一个可行目标。
专家:或是一次精心策划的袭击
不过,近几个月来,俄罗斯不断在加强对克里米亚大桥的防御力量,部署了众多防空系统和诱饵驳船,以防大桥受到攻击。普遍分析认为,乌克兰缺乏能够从远处打击克里米亚的武器。
在爆炸发生后,一位炸药专家表示,这看上去并非导弹引起的。炸药专家分析,可能是一次精心策划自下而上的袭击。他猜测,可能是公路桥和火车甲板上的炸药同时被加密无线电指令引爆。
另有报道称,一段监控视频记录了爆炸瞬间“疑似一艘船(或船尾)”驶离的画面,而这艘船在爆炸之前出现在了克里米亚大桥下方。
↑一段监控视频显示,爆炸瞬间“疑似一艘船(或船尾)”驶离
在发生克里米亚大桥爆炸事件之后,乌克兰总统顾问波多利亚克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信息,称这仅仅只是“开始”,但没有直接声称乌克兰对此负责。“所有非法的事物都将被摧毁,所有被盗的东西都将归还乌克兰,俄罗斯的占领将被全部驱逐。”波多利亚克称。
随后,有报道称,炸毁刻赤海峡大桥是乌国家安全局的一次特别行动。乌国家安全局对此尚未发表任何声明。
而就在发生爆炸前几天,当地时间10月4日,慕尼黑安全会议主席克里斯托弗·霍伊斯根在华沙安全论坛期间与乌总统府常驻克里米亚代表塔米拉·塔舍娃进行了会面。当双方谈到克里米亚问题时,霍伊斯根表示,俄罗斯和克里米亚之间的唯一联系就是“克里米亚大桥”,随着时间的推移,“乌克兰很可能会摧毁它”。
俄议员亚历山大·巴什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起事件的幕后黑手不仅是乌克兰,还有西方国家。
俄议员:大桥爆炸是迈向“全球性冲突和灾难”的一步
有分析指出,这毫无疑问是对俄军后勤保障工作的一个巨大打击。当俄罗斯开始向克里米亚增兵之际,爆炸发生了,克里米亚如今面临的风险“已非常明显”。无论这场爆炸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对俄乌冲突而言,“都是一个影响巨大的动态事件”。
俄议员巴什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毫无疑问,俄罗斯国防部及其他有关部门,将对克里米亚大桥上的“大胆袭击”作出“充分、有意识、可能是不对称的回应”。他强调,西方正持续、有系统地将世界推向“全球性冲突和灾难”。他认为,“克里米亚大桥上发生的事情是迈向这场灾难的一步。”
俄罗斯国家杜马代表奥列格·莫罗佐夫也表示,这是一次“宣战”行为。“一场毫不掩饰的恐怖主义战争正在向我们发动。”莫罗佐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俄罗斯不进行“充分反应”,此类事件将更频繁地发生。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亚所所长助理、副研究员陈宇此前也在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表示,“如果乌克兰成功对克里米亚大桥发起打击”,这对俄罗斯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凶险”的信号,俄罗斯势必将进一步加强军力部署,将更多的精力放到南部战场来守住克里米亚。因为对于俄罗斯而言,克里米亚也是重中之重的核心地区,一个绝对不能丢的区域。